日前,陜西省嵐皋縣四季鎮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做游戲。巴山深處的陜西省嵐皋縣為國家級重點扶貧縣,近年來,該縣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多渠道籌措資金,從2012年秋季開始全面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
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以來,我國學前教育獲得了空前發展,但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在新的時期,學前教育怎樣才能在攻堅克難中實現新的發展?為此,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虞永平。

政府投入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記者: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您對未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何期待?
虞永平:我 特別期待各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思想高度能進一步得到提升。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的覺悟。只有有了這種覺悟,學前教育才能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我 特別期待各級政府更具有發展學前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喜的是,發展學前教育正在逐步被各級政府理解成自己的責任。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真正認識到辦好學 前教育,是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學前教育就是在構筑國家未來的財富,只有辦好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 各階段教育,我們這個人口大國才能真正變成人力資源強國。
記者:政府應該怎樣做才能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發展?
虞永平:學 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投入是政府重視學前教育的核心表現。在未來的一個時期,政府要一鼓作氣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政府投入只能加 強,不能削弱。在加強硬件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要重視對決策和管理的投入。當前,管理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跟不上事業發展需要的情況很突出,有些地方在 學前教育發展中缺乏必要的監管,必須重視和加強。否則,管理工作難以真正到位,行業監管難以落實,難免出現工作漏洞和問題。學前教育是與兒童的身心發展緊 密相關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學前教育發展必須以“有質量”為前提
記者:2013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個百分點。但在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幼兒園班級規模過大、教師合格率過低的現象,您對此怎么看?
虞永平:學 前教育的根本標志就是公益、普惠和有質量:公益意味著學前教育是公共事業,是政府和家長共同分擔辦園成本的,幼兒園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在不同程度上有政 府投入的保障,也是公眾能夠承擔的,是政府提供的社會公共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普惠意味著大部分適齡兒童可以接受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機會均等,公共資源得 到合理分布,公辦園是普惠的典型,絕大部分民辦園實現普惠;有質量意味著按照國家制定的學前教育專業標準,在專業條件和環境下,由專業人員實施保育和教 育。
公益、普惠和有質量必須統一起 來,只有普惠的才能是公益的,只有是公益的才有可能真正普及,普及的必須是有質量的。至于一些地方出現的幼兒園班級規模過大、教師合格率過低的現象,我認 為這是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無論出于解決“入園難”、增加收益還是提升入園率的目的,任意擴大班級人數、大量招收不合格教師,肯定會帶來安全隱患,也 會嚴重影響教育質量。值得指出的是,入園率本身不能充分說明學前教育的發展,只有有質量的入園率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有質量的入園率意味著院舍合格,班級面 積和人數符合國家的要求;有專業人員從事教育和衛生保健工作;有科學的、適宜的課程和活動,教師有組織活動的自主權。發展學前教育一定要有質量意識,一定 要堅持有質量地普及學前教育。
記者:在發展學前教育的過程中,該如何處理發展速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
虞永平:學 前教育的發展應該建立在質量基礎之上,應該是保質量前提下的加速發展。學前教育影響兒童終身的發展,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基礎,必須堅持以“有質量”為前 提。我國的學前教育從總體上說必須快速發展,這一方面是由于長期以來學前教育欠賬多、底子弱、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相對較弱,必須 加大投入、加快發展。2010年 以來學前教育發展基本特征就是加速度、大發展。正是在這樣的發展下,初步緩解了“入園難”和“入園貴”的現象;另一方面,二胎生育政策的調整,是對學前教 育的重大挑戰,必須科學預測、周密籌劃、積極應對,必須加快幼兒園建設和師資培養的速度,以充分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入園高峰,確保不出現新的入園難,確 保有足夠的合格教師投入學前教育事業。
專業性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所在
記者:您如何看待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具備哪些特征?
虞永平:根 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精神,所謂基本公共服務,指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由政府主導提供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相適應, 旨在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務。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是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政府必須全面建構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以從根本上 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和“小學化”的問題。
首先,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目 標定位是公益、普惠和有質量。發展學前教育應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并舉。所謂政府主導,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意義,在嚴重缺乏公辦園的地區尤其是一 些農村地區,政府主導的首要意義就是政府主辦;在公辦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政府主導除了加大投入外,重點可能是加強監管和引導,確保學前教育的科學性、公 益性。
其次,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一定 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布局結構,公共資源的布局一定要均衡,必須強調辦公園的基本比率,以便提升學前教育的基礎水準,確保示范指導力量是培育和發展。學前教 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布局還意味著確保政府與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確保學前教育的普惠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民辦幼兒園總數的絕大部分。政府的投入在普 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再其次,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要有基準門檻。這個基準的核心是專業化。包括教師隊伍、保健醫生、保育員、廚師等的專業化。
記者:您怎么理解學前教育的專業性?是否誰辦園誰就能做園長?為什么有些地方幼兒園很難留住專業醫務工作者?
虞永平:專 業性是保證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專業性意味著從業人員有專業的態度和意識,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能勝任科學、有效的學前教育工作。國家專門制定了幼兒 園教師的專業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來培養和培訓幼兒園教師。除了教師隊伍專業外,幼兒園的課程和房舍設備也應該是專業的,這里的專業是指要符合國家相關的法 規、指南和政策,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的發展。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髓, 幼兒園園長首先應符合幼兒園一般工作人員的基本條件,必須是合格的教師,在此基礎上,還應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還要有組織管理能力。因此,并不是誰辦園誰 就能做園長。非專業人員舉辦幼兒園一定要聘任專業人員做園長,確保幼兒園管理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避免各類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事件的出現。
至于保健醫生在幼兒園很難留住, 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相應的地位待遇不能得到圓滿的落實,如職稱系列兩不靠,既不能按門診醫師評,因為沒有臨床經歷,也不能按教師評,因為沒有教學;此 外,護士和教師都享受護教齡津貼,但幼兒園保健醫生沒有,造成同工不同酬;三是有些地方幼兒園的保健醫生不能像教師一樣享受績效獎勵,這樣就很難留住專業 保健醫師了。專業的保健醫師對幼兒園來說非常重要,是幼兒安全健康的重要保障力量,必須在政策上做出重大的創新,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鼓勵他們專心本職工 作,愛崗敬業。